重要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重要新闻

重要新闻

实现从“软件园”到“软件谷”的裂变--农工党南京市委举办“南京软件产业与城市和谐发展论坛”
日期:2008-12-16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实现从“软件园”到“软件谷”的裂变

    --农工党南京市委举办“南京软件产业与城市和谐发展论坛”




  如何加快南京“中国软件名城”建设,专家建议:目前我市两园多基地的发展模式,是软件产业发展的中低端,只能支撑百亿级软件产业规模,要使南京软件产业规模尽快发展到千亿级规模,软件园就必须升级到高端的“谷”。  
  
   在当前全球金融风暴冲击下,南京软件产业如何健康、持续发展?建设“中国软件名城”,南京如何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5日,农工党南京市委与南京市信息产业协会共同举办了“南京软件产业与城市和谐发展论坛”,来自高校、信息产业界的专家、教授、企业负责人共商我市软件产业的发展大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农工党南京市委主委黄煌出席论坛。 

  打造“中国软件名城”,需要从“软件园”到“软件谷”的跨越  “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我市传统制造业均遭遇‘寒潮’,但软件产业却一枝独秀。”市信息产业协会理事长吴介一说,今年前10个月,全市软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8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0%,实现全年400亿元的目标已成定局,成为少有的逆势增长的产业。  东南大学经管学院集团经济与产业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胡汉辉认为,南京软件产业发展势头不错,但从打造中国“软件名城”目标来看,今年400亿,明年600亿软件产业规模与南京一年3000多亿元的GDP总量来看,“块头”偏小,占比例偏少。

  “这与现在南京软件产业格局有关”,胡汉辉说,目前我市两园多基地的发展模式,是软件产业发展的中低端,只能支撑百亿级软件产业规模,要使南京软件产业规模尽快发展到千亿级规模,软件园就必须升级到高端的“谷”,位于美国加州硅谷就是成功例子。

  京沪高铁南京站建设,为南京软件产业发展提速提供了机遇

  目前硅谷核心区面积1500平方公里,人口230万人,上万家高科技企业,而且还云集了全球IT产业知名大公司。硅谷成功的一个很重要条件就是有完善的现代交通设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副总规划师程大林说,正在建设的京沪高铁,为南京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从时空距离看,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南京至上海1个车程,到北京3个多小时,高速带来的不仅是交通便捷,还有大量人流、物流的聚集。
  程大林的观点得到了前来参加论坛的上海宝信股份有限公司总监金立的赞同,“宝信”是宝钢集团下属一个子公司,正是看中了南京的区位优势、人才优势,软件产业发展优势,这家年销售收入20亿元的重量级软件企业去年在宁设立了分公司,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软件要做大做强,就要高中低端“通吃”

  “软件园”要实现向“软件谷”的裂变,胡汉辉表示,关键要壮大软件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并将软件产业发展与改造传统制造业结合起来,实现产业增值和转型。金立说,“宝信”起步就是为宝钢服务的,南京钢铁产业也很发达,在这方面愿意与本地钢铁制造企业合作,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主要从事软件外包的江苏润和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梅林说,软件产业在发展自主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不要忽视软件外包产业巨大的成长空间。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之所以成为全球最大批发交易市场,背后其实就是强大的小商品生产产业链的支撑,南京软件业发展也要借鉴这一模式,高中低端“通吃”,这样,企业数量多,门类广,有利于形成软件产业发展集群,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外地和国外各类软件人才都能在这里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南京就能早日建成“中国软件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