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闻
重要新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农工党员、南京市栖霞区尧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汪爱莲坚守岗位,为打赢疫情阻击战驻守防线。她的工作主要是集中医学隔离点的隔离防护、南京长江二桥的体温检测和尧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抗击疫情工作。
尧化社区的集中医学隔离点是区防疫指挥部征用某宾馆改造而成,共隔离了10名密切接触者。在这里,有个临时“战斗组”,包括街道1名工作人员,尧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名医务人员、区疾控中心1名工作人员、2名派出所警察,1名社区工作人员,他们相当于同时被“隔离”了,汪爱莲则负责总协调。
听说这里被征用为隔离点,宾馆的服务员纷纷请假或者辞职。五个人三班倒、24小时在线,汪爱莲和同事们不畏严寒不畏艰辛,在病毒面前毫不退缩。
“职责所在,就要勇往直前”,但少数隔离人员的不理解不配合常常让汪爱莲犯难,每天早上八点需要量体温上报数据,有的隔离人员常常九点才起来;由于忙碌没有及时回答问题被隔离人员质疑“间接杀人”;还有一些特殊要求例如要求买话梅等杂物,给原本就人手紧张超负荷工作的隔离小组带来很大压力。尽管如此,汪爱莲和同事们还是尽量一一给予满足,“我们隔离的是病毒,却不能隔离爱,要让大家感觉到家一般的温暖”。
长江二桥是南京车流量最大的堵点,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医务、路政、交警、城管组成了人民守护者抗“疫”队。
汪爱莲和同事们同时担任起二桥关卡体温检测工作,三班倒不休息。汪主任说在这儿有个特殊的“三不”原则,“不喝水少上厕所、上班不停歇、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白天还好,在公安和路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群众的理解下,测温工作很顺利,但是到了晚上却很难熬。一方面,晚上11时到早上7时这一班次工作人员在半夜的寒风中一站就是八个小时,又冷又饿,对大家的体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另一方面,体温枪经常“闹罢工”。夜间温度较低,体温枪工作的适宜温度要保证10°以上,而大家身上都被寒风吹得冰凉,要想让体温枪工作,汪爱莲把原本用来为自己御寒的暖宝宝贴在体温枪身上,保证温枪正常工作。
此外,尧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抗击疫情工作和日常工作开展也不能落下。这里虽然是全区最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却承担了尧化地区居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
汪爱莲统筹兼顾,把两项紧要工作落细落实。一个是疫苗的注射。可以推迟注射的建议居民推迟,有时间限制的及时注射。另一个是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一些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人的慢性药不能停药。以前的规定是一次只能开一个月的用量,针对这些人群,给他们一次性开两个月的用量,减少老年人出门的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