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
搞好科研、科普 一心为民谋福
──记农工党员、南京市中医院主任医师谢英彪
很久以前就在各大报刊上看到谢英彪主任的科普文章,最近总算有机会近距离采访到这位医精德馨的老专家了。令我吃惊的是谢主任的工作是异常的繁忙,除了日常的医疗门诊和为我们熟知的科普写作外,近年来他还取得了那么多令人瞩目的成绩!
谢英彪主任现任南京市中医院内科学主任医师,他一生从事医药科研工作四十余年,擅长治疗各种内科疑难杂病。作为金陵名医馆的内科专家,慕名求治的病人更是络绎不绝。多年来谢主任除了一直坚持上班为老百姓看病外,还承担着“溃疡性结肠炎一氧化氮表达及重要治疗的临床研究”、“脂肪肝的临床治疗及药物筛选”、“冻干活性人参脆片”等多项科研课题。其中前两项均获得南京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其课题转化成果“抗脂肪肝胶囊”,填补了目前医疗市场上的空白,加上疗效较好,所以前期成果及处方于2001年6月被金陵药业有限公司以30万买走。《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扬子晚报》等10多家报纸广为宣传。而“抗脂肪肝胶囊”(院内制剂)共为中医院创造了60万元的经济效益,还在成果转让上实现了医院零的突破。“冻干活性人参脆片”的科研课题现已完成临床观察和药剂学研究。该项课题则是针对我国在国际参类加工和交易处于劣势局面的客观情况下,为我国人参深加工开创了一条新路。这项课题的成果对于提高我国参类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极为深刻的意义。
谢主任连续几年被南京中医药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并带教数名港澳台学生。他在金陵老年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期间主编了老年大学教材《老年病的食疗与药膳》,并包办了“食疗药膳班”的教学工作。根据市里安排,谢主任不顾门诊和科研工作繁忙,毅然担任南京市第三期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的指导老师,业已完成两名主治医师的三年带教任务。去年8月份他又收到了日本本草药膳学院客座教授聘书。谢主任认为只有爱岗敬业,把科研搞上去,才能完成继承与发展中医药科学的历史使命;只有毫无保留地向中青年医生传授一生所学,才能将我国中医学的精髓薪火相传!
谢主任在多年从医实践中体会到,随着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一位临床医生不仅要有高超的医术以诊治好个体病人,还应承担起广泛的卫生保健工作,把眼光从医院扩展到社会,扩大到保护人民的健康和促进人类长寿上去。他认为,现代临床医生必须自觉地加强防范意识,“防治并举,防重于治”。而有条件的医师主动搞好卫生科普工作则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谢主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开展科普工作的强大动力源泉。多年来,他多次深入工厂、农村、学校、幼儿园和老干部活动中心,开设科普讲座百余次。近两年来,谢主任还应邀为江苏电台健康频道合作制作健康科普节目50余档,该栏目被评为省电台优秀节目二等奖。他主编的《怎样使孩子更聪明》一书被10多家幼儿园作为“六一”儿童节礼物,赠送给家长作为教育孩子的必备读物,受到了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们的普遍欢迎。作为中国科普创作协会会员、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南京科普作协副理事长,至今他主编的科普著作已有118部(这个数字还在不停的增长)。这些著作一本本的摞起来接近两米高,真正做到了著作等身。这些著作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绝大多数都为多次重印再版的畅销书。无怪乎10多家报刊征聘他为“特邀作家”、“特邀撰稿人”。在科普创作的同时,他还致力于培养中青年创作队伍,主动传授创作经验。现已有数十名中青年医生在他的言传身教下走上科普创作之路,其中不少人已有作品发表和出版,先后经他介绍加入江苏省科普作协的会员已有10多人,在他周围已形成一个来自不同单位的科普创作集体。
谢主任说,从事科普工作要舍得牺牲许多娱乐休闲的时间。科普创作稿费很低,是一项名利甚微的工作。不少领导往往也忽视科普宣传,甚至有些人还讽刺那是“不务正业”,这就会严重挫伤科普创作人员的积极性。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物质精神生活开始由比较贫乏变得较为丰富。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不少富贵病也由此产生。作为一名白衣卫士,不能仅仅满足于治好来诊者个人的疾病,而要从医院走向社会,从大卫生观念出发,面向群众加大科普宣传以提高其抗病能力。
谢主任现在担任着国际东方药膳食疗学会(香港)副会长、江苏分会会长、中华中医院学会药膳分会理事等职务。日常工作之余,他还非常重视对外交流,凭借自己多年来对养生保健的深入研究和食疗药膳方面精深造诣,曾多次赴台湾、日本讲学。特别是去年还承办了由南京自然医学会主办、南京中医院协办的“中日食疗药膳学术研讨会”。与会的人员有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及港澳台等地的代表100余人。从拟定征文通知到撰写新闻宣传稿,从邀请全部的境外代表到安排代表们的吃住游;从拟定药膳宴、素食宴两餐的食谱到指导制作可口的数十道菜肴均出自谢主任一人之手。该项研讨会加深了我国传统药膳食疗文化与国际最新药膳饮食理念的交流,对于向国外介绍宣传我国传统文化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现年62岁的谢主任至今还在他的医疗战线上不懈努力。他说:“我是一名农工党员,只有搞好科研、科普,一心为民谋福才能真正实现一名医师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