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主题教育

主题教育

医患和谐 从我做起
日期:2012-05-26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医患和谐  从我做起

    每次同学聚会,大家颇多感慨:技术提高了,职称晋升了,收入增加了,幸福感却下降了,工作起来不快乐。
    是谁偷走了我们的幸福?固然有方方面面的原因,但大家最感忧虑的是目前的医疗环境。眼下,医患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医患关系绝不是医生和患者的关系,而是整个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健康宣传、法律法规等等关系的的协调。应该说,医患矛盾加剧,原因是复杂的,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原因。
    其一、法制不健全,人们遇事不走法律途径,用土办法闹,在医院门口拉横幅,设灵堂,殴打医护人员,阻碍医院正常工作。对于这种医闹,除非涉及双方肢体冲突,警方往往采取旁观态度。医院的上级主管部门则是和稀泥,希望医院出点钱,息事宁人。很多医院出于无奈,求法无门,所以也多以钱摆平纠纷。
    其二、病人和家属对医生的期望值过高,也是导致医疗纠纷不断的原因。一些病人和家属认为,病人来你医院治病,你就要治好,如果发生死亡,那就是你医院的过错。本来医院就是发生死亡最多的地方,如果每个人的死亡都归罪于医院治疗抢救的不得力,不及时,那就不科学了。
    此外,媒体错误的导向推波助澜。不是所有的医疗纠纷都是病人有理,医院理亏。可目前我们的媒体导向都是一边倒的偏向患者一方。都说病人是弱者,可是医生何尝不是弱者。面对来自患者和家属的无理取闹,甚至拳打脚踢,医生只能把苦水往肚子里咽。如果医生如履薄冰,唯唯诺诺,患者处处防范,做任何处理,都必须家属签字,医患双方都感到紧张、压抑,恶性循环,愈演愈烈,那么医生幸福感丧失的同时必将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病人期待一个好的就医环境,医生期待享受职业的幸福感,两种期待,共同呵护生命。这样的期待如何实现呢?
    医患和谐,始于信任。医患之间能否建立信任关系,关键是医生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这包括医生对患者生命、人格和权利的尊重,以及对医学的献身精神,对患者痛苦的感同身受,所谓“医乃仁术”、“仁者爱人”。医生只有深怀仁爱之心,才能让患者感到信任和安全,同时让自己获得尊重和快乐。医生的快乐之本,就是怀着一颗悲天悯人之心,帮助病人解除痛苦。
    其实,在我们周围,不乏快乐的医务工作者。虽然他们有时也会抱怨,也会委屈,但始终尽职尽责,坚守道德底线,并享受着职业带来的快乐。因为他们知道,医生的天职是帮助病人,而助人是快乐之本。在他的心中,得到病人的尊重,是医生最大的快乐。
    当然,也有的医生认为:在目前的医疗体制下,光靠医生的努力无济于事。的确,医改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社会工程,而社会大环境的改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医生不能因此而消极等待,无所作为。其实医师自我灰色的心态,皆不在于外界给予我们过多的不公,而是我们自我的灵魂,总在不经意之间长时间停留于迷雾的心魔之中,心中那双眼睛,不愿意调换位置与方向的去善于发现身边那一缕真实的光亮和舒畅而已。就医患双方而言,医生处于主导地位,是化解不和谐因素的主要方面。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付出感情,总会获得回报。否则,永远无法感受职业的幸福感。
    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仁心里。医患和谐,请医生从我做起!
                                                                                              (冯艳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