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重要新闻

重要新闻

儿童医院也藏了一位“黄药师”
日期:2014-07-29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没有九花玉露丸,却有“601”合剂

儿童医院也藏了一位“黄药师”

——记农工党员黄薇薇 

 

        看过“射雕”的人都知道,在桃花岛上有位黄药师,性格乖僻,人称“黄老邪”。

    但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在南京市儿童医院里也有一位“黄药师”。

  不过这位“黄药师”一点都不邪,你要是看见一定觉得这就是位和蔼可亲的阿姨。虽然她没有九花玉露丸这样的灵丹妙药,可她参与改进的“抗601合剂”(俗称“601”合剂),以及参与研发的小儿速效、止咳合剂等药物,也是南京市儿童医院,甚至整个南京和周边地区医院爱用的特效药。

  这位“黄药师”就是南京市儿童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黄薇薇。

药师管发药更管查房用药   

  在医院里,患者会接触到医生、护士,却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药师。药学人在患者眼中,就是一个幕后工作者,接触机会似乎仅限于药房拿药,或者门诊药物咨询。

  真的是这样吗?黄薇薇笑着说,“其实,很多住院患者和家属都不知道,在给他们进行查房的那些白大褂里,最少有一位就是专职药师。”

  黄薇薇告诉记者,医院药学包括了很多内容,其中有一门“临床药学”的学问,就是得直接和医生打交道,参与到医生的用药治疗行为中。

  “医生对于疾病的诊治肯定专业,但仅就药物而言,药学专业的人员可能所知更深、更广。我们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考试,不断复习各类药物的药性、不良反应,而且还得不停更新。”黄薇薇说,好比现在网络上时常会有一些“××药物有毒”的帖子流传,其实药学人第一时间就会关注到这类帖子,并且会认真分析到底确有其事或者只是讹传。如果是前者,他们就会及时作出反应,特别是类似“毒胶囊”这类新闻爆出后,或者收到管理部门的通知后,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去检查药房,将药物下架,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如果是后者,那么在门诊遇见患者咨询时,他们也会有所准备,以理服人,让患者解除顾虑。

药房是最后一道“安全锁”   

  就连药房发放药物这样的工作,也不只是单纯的仔细、认真、避免出错就可以打满分了。黄薇薇说,药师其实是患者安全用药的最后一道“安全锁”,除了自己不能出错,还得监督医生用药是否合理。

  “我们是儿童医院,孩子用药和成人不同,那都得根据体重一点点算,所以尤其要小心。”黄薇薇说,专科医生在使用本科室药物时都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有时候一个感冒的小患者,既有咳嗽发热,又有腹泻呕吐,因为症状是同一个疾病引起的,就医时家长也只会去一个科室,专科医生在遇见非本专业的疾病时,用药上就要特别仔细。这时候,药师就会担任起“核对”的工作,如果在发放药物时觉得不合适就会“驳回”,让医生重新开药,来保证患者的安全。

明星自制药其他医院也爱用

  另外,在黄薇薇这样的药师工作内容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项目,就是制剂研发、生产和检验。

  来过南京市儿童医院的家长,都多少听过“601”合剂的大名。这款全名为“抗601合剂”的药物,是南京市儿童医院自主研发的“明星药”。黄薇薇说,这是医院最早一批药学人的研发成功,而她后来也参与了药品的改进工作,包括调整口味、提高质量等等。

  黄薇薇也参与研发了不少南京人耳熟能详的药物,例如小儿速效、止咳合剂等,这些药不仅南京市儿童医院自己使用,外院也时常来调配,甚至还覆盖到了周边城市。

   除了研发,黄薇薇对于药剂的生产和指控也花了很多心思。“药品安全一直都是个大问题,我们对每个环节都要讲究。有时候发现一个瓶子消毒不到位,菌落数不符合规定,整个批次我们都会全部处理掉,绝对不会让它进药房。”黄薇薇说,好在在严格管理下这样的情况很少发生,一年能遇见一次就已经很不容易了。(通讯员吴叶青 金陵晚报记者朱菁菁 本文转载自《金陵晚报》2014年7月28日B版22页)